研究所時聆聽了林耀盛老師一場「真實創傷或創傷真實:創傷的心理分析與療癒歷程」演講,腦子思緒紛飛,有對自己生命創傷經驗的回應、有對助人工作的省思、有對心理療癒意義的再建構……


因為這些撞擊,讓我想好好整理自己的紛亂思緒,於是有了這篇文章。


林老師並不是否定過去心理研究、精神病理學對創傷的界定與類化,但他認為需要再思(Second Thought),回到現象學的觀點,思考過去心理領域對經歷創傷、受苦人簡化他們經驗為一個診斷名詞~PTSD是否適切。當人的創傷、受苦經驗被簡易的歸類為一個疾病類別時,同時我們也離開受創者的真實經驗越來越遠。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如果人生就是另一個時空的你正在玩的線上遊戲,你想要玩出什麼樣的角色與能力?


我玩電腦的線上遊戲時,很少和人互動,別人和我講話,我也不理會,自顧自的打任務,還曾被一個小弟弟說:妳是宅女喔?怎麼都不講話。


但人生的線上遊戲,我常常需要遇到人,面對人。也要面對關於人的各種各類狀況與問題。這種角色有辛苦面,也有收穫面,而最大的收穫是,當看盡許多人生樣貌後,你可以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要成為什麼樣的一個人。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在愛中與失落共處

~如何陪伴孩子歷經喪親之痛

       孩子的世界是歡笑的,孩子的世界是充滿遊戲的,孩子的世界是無憂的。但如果,孩子的世界,出現了死亡,出現了破壞,出現了失去,出現了痛苦與悲傷,孩子的世界怎麼可能會無傷?

    許多喪偶或喪親的大人都曾如此告訴我:「我的孩子他沒有什麼影響,還是照常打球、愛玩遊戲,而且看起來都沒有難過,對他應該沒影響。」這樣的說法,已顯示孩子的悲傷多麼容易被忽略與曲解。而之所以造成忽略的情況發生,在於大人對於「悲傷」應該是什麼表現,已經有了既定的看法與評斷。

    沒有人會在失去重要親密他人後「沒有感覺」。悲傷,是種因重要關係有所失落的自然反應,自然的感覺,就像我們送行、送機、道離別,都會有些失落感,只是輕重強弱之別,而死亡,堪稱是最重的失落。

    如果,有人失去重要親人卻看起來「沒有感覺」,我們反倒需要好好的關注「沒有感覺」的因素。許多人之所以「沒有感覺」不是因為他們無傷或無所謂,而是在於「不能悲傷」與「不能有感覺」,因為當有悲傷、難過、無助、害怕感覺時,在環境中很容易得到一種沒有能力、無能的評價,甚至敏感點,還會感受到被歧視與被視為異類的眼光。

    失落後的悲傷狀態可說是人最脆弱的時刻,那一刻,強大的武裝與防衛可能像是一戳即破的氣球,讓人瞬間感受到內在的虛空與脆弱。因此,如果沒有夠安全的環境、沒有夠安心坦露的對象、沒有可以接納悲傷的空間,那麼,坦承打開自己的脆弱只是造成更大的傷害,與更不堪的經驗。這時,寧可選擇不打開自己,不表露自己的脆弱與情感。

    這樣的狀況不是只發生在孩子身上,如果大人因為不想讓自己經歷悲傷,而將悲傷阻隔於自己之外,那一刻,他讓自己必須夠強更堅硬,才能承擔因死亡所造成的諸多改變與打擊時,那麼,愛的力量是薄弱與遠離的,因為愛本身是溫柔的力量,愛本身是撫慰,愛本身是包容與接納。強硬抵擋外在衝力與外在要求的人,是難有愛的治癒力量。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時時刻刻提到不友善的社會,現在還專篇來談不友善的社會,恐怕有人會想:社會有這麼不友善嗎?我們社會不是一個很有愛心的社會嗎?不是一直樂於助人嗎?捐款數字就相當驚人呀?

    在我的定義裡,不理解、不尊重、不給予一些人合理的生活空間需求,就是不友善。沒有理解、沒有尊重的給予,並不能算友善,只能算是施捨,算是可憐他們。施捨與可憐都是有條件的,有價值態度的,並不是一個常態的尊重與理解,當然給予的空間與協助就會忽有忽無,像天氣一樣的陰晴不定。

    社會的不理解所造成的心靈傷害,常讓我覺得嘆為觀止,也體會到同理心的付出是困難的,像是:

    「你都有了保險金,有錢了,還難過什麼?」一位媽媽這樣安慰失去丈夫的女兒。

    「太太沒了,再找一個不就好了!」一位哥哥這樣安慰失去妻子的弟弟。

    「誰不難過?但難過能當飯吃嗎?」一位兒子這樣安慰失去丈夫的媽媽。

    「小孩沒了,代表沒人來向你們討債。」一位友人這樣安慰失去孩子的父母親。

    有些人會認為自己是出於好意與關心講的安慰話。正因如此,許多人仗著自己是出於好意而大放厥詞,絲毫不顧慮喪親者的感受與心情,好似他是出於好意與關心,別人就沒有理由不高興與不接受。我們要特別留心的是,沒有人有權力拿著自己的好意與關心去侵犯另一個人的生命,甚至糟蹋另一個人的尊嚴、漠視另一個人的感覺。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