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醫院協談中心《關係健康教育系列》
非暴力語言溝通工作坊
話語是窗口,也是高牆,
溝通,可以甜如蜜,也可以利如劍…
你說的是製造麻煩、利齒傷人的惡言惡語,
還是讓人如沐春風、增進關係、
解決問題的和平之語?
馬偕醫院協談中心《關係健康教育系列》
非暴力語言溝通工作坊
話語是窗口,也是高牆,
溝通,可以甜如蜜,也可以利如劍…
你說的是製造麻煩、利齒傷人的惡言惡語,
還是讓人如沐春風、增進關係、
解決問題的和平之語?
突然失去摯愛後,往往身旁的人不知道如何安慰,往往當事人不知道如何尋求協助。無論在哪個位置,都是讓人無助、慌張、焦慮與疑惑。
本團體以【我還沒準備說再見】一書作為引導,帶領團體學員一同走過認識失落、喪慟與療癒的歷程,並在心理師提供導讀及諮詢的過程,讓團體學員有一完整與深入的探討、探索,與自我啟發。
不論您是當事人,或是陪伴者,此團體都可成為您學習面對失落,認識悲傷相處之道的窗口。
學員請自備書籍:【我還沒準備說再見】,橡樹林文化,2012年2月出版。
面臨配偶的過世,我們的靈魂就像被攪拌後,充滿各種複雜的心情,你可能感受到哀傷、恐懼、生氣、自責、哭泣、絕望、無助、對任何事物再也提不起興趣…等。他/她的離去,將我們的生活全部都搗亂了。
這場哀傷的心理戰,誰都無法預估會持續多久,但我們可以透過悲傷情緒支持團體,在帶領者及成員們的陪伴過程中,療癒自己,盡情地抒發失落心情,減緩因喪偶事件所造成的情緒傷害。也許會有那麼一天,「悲傷」會緩和下來,我們的生活會有新的改變與希望…
▶活動內容:
次序 |
日期 |
團體單元 |
課程地點 |
「動物福利、獸醫倫理與臨終關懷」研討會
宗旨
面對動物同伴的生死問題,無論是自己或親友的寵物,抑或收容所內的動物,獸醫、飼主、民眾如何看待與面對?本研討會希望建構探索、討論的平台,探討如何正確面對動物的死亡與生存品質,以及如何面對生死與悲傷療癒,進而提醒關心收容動物的生與死。
◆主辦單位: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執行單位: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日期:2011年8月7日(星期日)
紓壓慢活系列課程 【張老師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
【系列3】創作、靜心與自我照顧工作坊
你有多久不曾幫助自己沉澱忙碌的身心?
給自己一個週末,動手作手工
連結失落的自我,淨化心靈的塵埃
回歸內在的溫柔中心,再一次的愛護自己。
現代人遇到越來越多環境挑戰與生活變化,許多的人際互動與關係也令人感到困擾與疑惑,為此,協談中心規劃一系列關懷社會的心理衛生免費講座,希望帶給民眾一些社會與心理的瞭解,歡迎助人相關工作者或對此主題有興趣的民眾參與。
馬偕醫院協談中心101年心理健康免費講座
在忙碌緊湊的生活中,總沒有時間好好放鬆嗎?
建國百年,台北「張老師」要為辛苦忙碌的您們
推出一系列的紓壓慢活課程!
〈系列1〉與身體對話~親密按摩工作坊
好的親密關係不應以犧牲忍耐為目的,而應該以喜悅舒適為目標,讓照顧的人不辛苦,被照顧的人卻依然感到舒適喜悅,如此的關係才能久長。這個課程將教導學員一套簡單、方便、好學、有效的按摩方法,不論夫妻、親子、好友、同事、情侶,凡是願意增進彼此關係的兩人均可適用(老人、小孩、孕婦亦可)。
【馬偕協談中心心靈成長學苑】
馬拉松式—失落陪伴與悲傷關懷助人種子培訓課程
近年來災難頻傳,失落意外也常在生活周圍發生,面對罹患重大疾病、失喪親人、失去內在安穩力量的人而言,這是一條艱辛與漫長的療癒歷程。而在這一段歷程,若有足夠與適切的支持及陪伴,對任何失落者而言,都是需要的力量。
然而,失落會或多或少破壞人原有的世界,也會讓人歷經撕裂般的情感痛苦,其療癒復健的路途需要許多力量與支持的進入,讓當事人可以緩緩的建立新的人生架構與價值信仰。
(特別選在這一日辦工作坊,是紀念我父親的誕辰,感謝他愛我)
★☆失落陪伴專業處遇工作坊(專業人員)☆★
【張老師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
早期重要依附關係成為我們建立親密關係的雛形,當親密關係失落時,當事人的身心靈將重演早期依附關係分離的議題。而當事人現實生活的衝擊與改變也成為極大的壓力,若再加上死亡形式因素,悲傷的型態將會有許多變化。此工作坊除了協助參與者辨識悲傷型態,評估悲傷的複雜程度,並學習可協助當事人完成哀悼的處遇。
99年11月20日(六)-21日(日)
9:30am-16:30pm,共2天,計12小時。
l 研習內容:
1.依附關係與失落之間的關係
時間:11月13日(六)上午九點30分~下午3點
地點:台北馬偕醫院九樓協談中心
人員:已預約報名額滿,請勿報名。
之前預約報名者,請再做一次確認,是否參加。
報名費:500元。另付150元材料費。但請自備針與線、及剪刀。
本次工作坊的作品是:大頭蜂
多元藝術創作與自我陪伴團體
「一位印第安智者來到了都市,看見什麼都「快快快」的都市人忙碌的東奔西跑,他不明白,充滿疑惑的想問都市人:你這麼快的走路,這麼快的生活,難道你不怕沒有把靈魂帶上嗎?」
本團體以藝術創作為途徑,透過書寫、繪畫、縫紉創作與隱喻故事創作來進行自我對話與接觸,進而形成對自己的理解與撫慰,在整合過後,以平衡的身心靈再踏上人生的旅程。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為了因應外在要求與期待,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經歷到過度掏空內在的經驗,當自己感覺到強烈虛空時,往往已是耗竭的時刻。這時,可能已經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也疑惑著自己是否是真實的存在,或只是個軀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