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喜閱世界 (30)
- May 31 Fri 2019 21:14
《找回愛與尊重的自尊課》課前暖身測驗
- Jan 14 Mon 2019 19:51
認識你的情緒模式
每個人都有情緒,情緒是我們存在,必然也存在的一部分。我們不可能除去情緒,除非我們切除大腦。但我們可以透過大腦皮質的思考及理解分析,試著和提取情緒的情緒邊緣系統,做有效的連結和溝通,達到合情合理的因應策略。這是歷練自己理智和情感整合的過程,必要的練習。
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有效的讓這兩者連結、整合。許多時候,整合的阻礙,來自每個人的情緒反應模式。
當我們產生不安全感所引發的生存焦慮時,例如:「覺得自己很糟、覺得自己很沒有用、覺得自己不值得被重視、覺得自己卑微弱小、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活下去」等等,若我們無意識的,任由這些意念引發各種痛苦的情緒而不自知,那麼情緒通常會自動化的引發,不斷被提取出來(因為意念沒有鬆動及改變的空間)。當情緒累積到一個超載的量時,就會自動爆發、發洩,像是水庫洩洪一樣。身心會知道,再不洩洪,情緒水庫就會爆破了,個體就要崩潰了。
而往往這種任憑情緒不斷引發的個體,同時還會沒有意識的讓情緒記憶不停反芻,透過回想情緒事件的細節,無法克制的不停回想,而引發情緒的擴大和累加。那麼可想而知,情緒會漸漸的化為巨大的能量,也就是情緒被放大過程,偏離客觀事實,而扭曲成一個巨型的大怪獸綁架我們,使我們無法行動,或是覆蓋我們,讓我們猶如跌落深淵或墜入大海一樣,遭遇滅頂。
另一種情緒模式,就是一感到有情緒發生,無論是自己的情緒或別人的情緒,就立刻覺得「有危險」,因此必須強力的壓制情緒的發生,透過冷漠的運作,無感的反應,讓自己不要知覺到情緒的存在。這樣的情緒模式,會讓自己和情緒的關係,越來越疏離,甚至從疏離到斷裂,連他本人都非常相信,自己根本沒有情緒。
通常這樣的人,看似很理智,也很能在事件的情境中,立刻分析優劣好壞的情況,或是立即性的產生行動辦法,馬上的去解決他認為的問題,但實際上,他的理智分析和行動策略,都是不考慮情感的需求,也不接觸情緒的存在。
這種看似很理性、很乾脆的反應模式,不像情緒特性那麼拖泥帶水,但實際上,做出的反應和策略,卻可能忽視人性的情感層面,也會對人及對自己帶來情感缺失的對待。
而這種模式的危機是什麼呢?就是情緒在提醒他內在有些波動,或是提醒他情境有令他必須關注的危險和衝擊時,他忽略,不加理會,讓情緒無聲的默默累積儲存,直到超過緊戒線了卻不知不覺,因此人就直接陷落或崩潰倒下。
所以,對於情緒發生,切勿不理不睬,或放大渲染。這種過猶不及的因應方式,都可能造成自體的情緒災難,和平的接納自己的情緒發生,平緩的對應自己的情緒引發,以溫柔的關愛聆聽及撫觸,才是我們情緒可以安緩下來的關鍵。
~摘自【可惡的他人和可憐的自己】蘇絢慧2018.12月作品(究竟出版)
- Jan 10 Thu 2019 15:00
你要自己無害與善良,卻讓自己很受傷?!
只要是人類,必然會在成長過程中,經歷到情感上的失落和情緒創傷,其中包括了一種對世界美好與天真想像的落空和挫敗。
這種想像「世界應當美好」的潛藏信念,多屬於不合理的、非理性邏輯的,像是「世界上的每個人應該都是好人,他們都會愛我、喜歡我」「這個世界是溫暖和充滿關懷的,一定會相互幫助、相互理解」,或是「這世界不會有惡意和欺騙,至少遇到這種事的一定不會是我」⋯⋯
這些偏頗的單方面想像—覺得世界應該如伊甸園般,既純真又美好,良善又充滿溫暖—是生命一開始如白紙時,對這世界一廂情願的認定。但是,畢竟我們生活在現實世界裡,即使每個人的人生際遇不同,但這份幻想的破滅,必然會因為這現實所存在的嚴苛及殘酷屬性而發生,而面臨。
因欲望和需求不同,這個世界充滿了形形色色的人格樣貌。而彼此之間的衝突和對立,則打從有人類以來便一直存在,從未歇息或終止;人的一生,也自然脫離不了遭受現實的打擊、領受幻滅的洗禮。 在所謂「幻滅,是成長的開始」中道出的人生真相,正說明人若想真正體悟出個體生命的蛻變力量,必須從離開自我中心的位置、鬆開對這世界理想完美的想像開始。讓自己真實地認識這個世界,也真實地接觸他人並認識自己,如此才能在活著的時時刻刻裡,透過與這世界的衝撞及相處,淬煉出屬於自己內在的領悟和智慧力量。
然而,有些人卻在成長的過程中停滯不前,以一種儀式般的自我暗示及自我設限,讓自己不斷存在於某種情境、重複上演著某種人生情節,不停地加深對人生的無能為力,以及對自身生命的沮喪和厭惡。同時,視自己為「沒有資格參與這世界的人」,或是認定自己在這世上只能扮演某些卑微、不幸的人物。
這是值得探討的主題:是什麼樣的心理防衛機制及心理模式,讓生活像無止盡的歹戲,總是重複著「可惡的他人」和「可憐的自己」呢?
為何一個人無法停止將自己設定在「善良卻可憐的我啊!」的位置呢?
為何在他的所言所行中,這世界完全化身為一個夠凶狠、夠心機、夠不良及實在骯髒噁心的存在呢?
為何他所對應的別人,全都變成沒良心、惡劣、嫉妒、霸道、強勢,欺壓他的惡棍呢?
透過心理觀點的凝視和探討可以知道,這一切正顯示著個體的內在生命存在著分裂,且他曾經歷的失落和創傷情緒難以整合。為了確保所感受到的自己是「好」和「善良」的,就必須切割和去除他所不想經歷的、不想承認的那些內在之「惡」與「壞」。於是,「惡」與「壞」必須投射於外在世界及他人,而不是在自己身上。
至於那些自己對「好」與「善良」的定義,則是以有限認知(幾近心理偏執的狀態)歪曲認定的。像是:
「對他人抱持慷慨及情義相挺,就是善良」;
「不拒絕別人,就是好人的表現」;
「人家有需要,就該幫忙,不顧一切地對別人好」;
「不要反駁、不要衝突,做個乖順的人就是孝順的表現」⋯⋯
這些認定要求自己極力維護這些信條與道德需求,並在生活中毫無選擇執行這些待人處事的方法,是為了確保自己在別人心中,是獲得認同的好人、善良的人。
然而,這些對「好人」與「善良」的定義,往往來自幼年時期,從孩童的眼光和角度所見的世界及他人,將其做為自己的標準所做出的認定與判斷。
這些認定及判斷,可能來自幼童時期的某些情緒衝擊事件,或是因某些人際關係上的情感創傷及失落所設下的結論;也可能是因為生活環境的灌輸與塑造,以形成自己的生命信念和生存自保機制。然後,為了證明自己能挽救並避免幼年時所經歷的傷害或痛苦,在後來的成長過程中,沿用了這些信念和防衛機制,並置入於人際關係,不得不重複著某些人際關係的互動情節。
可是,往往那些「自以為」或「一廂情願」,才是讓我們受困、反覆受傷的原因所在。
這本書,就是要和你談這件事。目前為止,你是否曾反思過:自己因為在家中有怎樣的處境、怎樣的成長歷程,建立了什麼習以為常的生存模式,並形成了你什麼樣的性格、組成了怎樣的內在系統(情緒模式及思考模式),來面對自己所生存的世界?如果你常感覺到自己內心受傷、受挫,又苦不堪言,那麼,這一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
埋怨這個世界和他人,或怨恨自己的生命際遇是很容易的,但這些方式並不能讓你停止「覺得心裡很受傷」,也無法讓你從受傷的情境中強壯起來。
當然,更不會因此讓你尋得一位拯救你的英雄,成為你永不懼怕再度受傷的靠山。如果,你真的想終結自己的內傷情緒,你最需要的,是清楚看見什麼樣的人際互動模式和情緒反應模式,會讓你輪迴般不斷跌落內心陰鬱的深谷,並覺察出這些模式如何讓你的傷口反覆發炎惡化,始終結不了痂,無法癒合。
我們都知道,人體的傷口,例如皮膚發炎,若是反覆潰爛,或有總是癒合不了的問題,可能是幾個因素造成的:一是自體的免疫力和復原力太弱,以致細胞沒有足夠的修復力,以做為癒合的後盾;二是個人行為造成的,例如:傷口護理過於粗心大意或根本不以為意,更糟的情況是反覆刺激傷口,甚至是撕裂它。
人的心理情緒傷口亦然,若自己的修復力及照料能力不夠,又反覆地打擊自己、讓自己受挫,便會雪上加霜地累積更龐大、更糾結的痛苦情緒。那麼,心理傷害將越演越烈,一發不可收拾。
所以這本書,我希望給讀者兩個重要的概念,也就是對待自己的受傷情緒,或面對挫敗打擊時,應該試著學習兩件事:
一是學習正確照護內心的情緒傷痛,調節及釋放你的情緒痛苦,同時避免進入惡性循環的情緒傷害中。 二是避免用舊有的習慣模式,讓自己反覆受傷,並無意識地使自己受傷的情緒擴大失控,以致擾亂並擊潰自我,讓自己陷入無明黑暗中,迷失了人生方向。
即時救護,是我們對性命維護最普遍的觀念;但對人的心理而言,即時救護也同樣重要。所有的生命救援都著重在「黃金時刻」,及早對內心那些受傷的情感採取正確的救護方法,並具備完善的健康概念,同樣是愛惜性命、妥善照顧自己的重要養生之道。
#本文為蘇絢慧2018年12月新書《可惡的他人和可憐的自己》前言
本書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5708
- Sep 10 Sun 2017 11:20
找回心的溫度
很多話,你哽在喉嚨,無法說出。
你找不到語言,無法拼整出任何語句,述說出你內在的感受,和發生在你身上的遭遇。
你不是沈默,就是微笑,用這樣的方式,替代說明,也迴避交談。
你真的沒有話說嗎?你的心裡真的沒有任何感受嗎?你真的不希求有人懂你的傷、你的苦嗎?
當然不是。你知道你需要支持,你也需要被懂,如果有人可以不讓你擔心自己失禮,或是擔心被看輕,或是什麼其它的後果,你也好希望可以來一場坦白大冒險。
但弔詭的是,你知道你有滿腹的委屈和辛酸,你卻不一定知道那一團團纏繞在一起的,究竟是什麼?
或許,是一種很深很深累的感覺。累到說不出話來,累到無言以對。
- May 05 Fri 2017 15:57
不被理解的黑暗,唯有愛能帶來曙光
不被理解的黑暗,唯有愛能帶來曙光
你的人生是否也深藏著一種他人很難理解的傷痛?那份傷痛,是一種全世界沒有一個人知道你正在承受,也沒有人能夠深刻懂究竟那有多麼苦痛。
你置身在黑暗裡,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你不像一個「人」的活著,你最好麻痺你的感受,對你所經歷的毫無感覺。如果你有所感覺,除了疼痛和不堪,你還能感受什麼呢?所以,你還是封閉了感覺,讓自己不像一個「人」的活著,乾脆當一個冷冰冰的工具。
你甚至不知道該不該期待有解脫的一天?還是,不要多想,以免一旦要反抗或逃跑時,反而遭受更大的折磨和痛苦。
《不存在的房間》說的是一個這樣的故事:沒有人知道的折磨和虐待,在這世界上的某個空間,天天發生。不僅無人知曉,也沒有人能伸出援手,挽救那些受創受痛的遭遇。
五歲的男孩傑克,從出生那天開始,就活在一個不為外人知道的房間裡。他與母親裘伊相依為命,未曾見過外面真實的世界,所有對於世界的瞭解,都是從電視節目或母親說的故事中得知。
- Apr 27 Thu 2017 15:21
你無法正視你的自卑,於是必須有許多包裝和追逐
問題:「為什麼我常害怕自己不夠、不好?對於要向人坦承真實的自己,就覺得別人一定因此不喜歡我,輕視我。要我面對真實的自己,就更難了,我看見自己只覺得厭惡,恨不得自己消失算了,又怎麼可能會從心裡喜歡自己呢?這根本是辦不到的事。」
回應;
你的低自尊人格,及高自尊需求,讓你更容易迷失在這種「偽裝」的遊戲裡,裝闊、裝凱、裝富有、裝上流社會….都是為了掩飾你內心虛空的自我價值感。除了靠外在包裝,你根本不相信你的內涵,有什麼能值得被肯定及被尊重。除非擁有主流價值所指稱的成功條件,否則這社會的人,又怎麼會重視你?又怎麼可能會尊敬你,給你尊崇的待遇?
愛面子的人,也愛權力。擁有權力,讓他可以掌握及控制更多的人及事物,也就能更鞏固他那種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及位於高階的權勢感。這都是亟需表面形象的人,所要追求的渴望,以條件和權勢來要求他人滿足自己無止盡的高自尊需求。
所以阿德勒說,那種拼了命的追求優越感的人,無法停止不斷證明自己優越的人,都是出於內在有著無法被自己處理、安頓的自卑感。因為在非常小的時候,曾經經歷過卑微,經歷過被嘲笑和輕視,於是,在幼小的心靈上,形成了傷口,咬緊牙關的告訴自己:絕對要擺脫這種生活、這種遭遇,這是多麼令人痛苦的感受。
以致,後來在人生的諸多選擇上,都往能讓自己擺脫卑微辛酸,趨近風光亮麗的方向走。但是,努力的經營生活,追逐條件之後,如果是從內心真實的為自己喝采,肯定自己的努力和能力,那麼實現成功的自己,該為自己帶來的是充實的尊嚴,和轉化羞愧的自卑感為自我滿意才是。但往往人們的心理,並不是這樣發展的。許多人所追逐的條件,其實是建構在「變動」的外在事物上,例如:「因為嫁娶了豪門」、「因為買了名車」、「因為有錢奢華」、「因為有優秀頭銜職稱」….用這些條件把自己包裝成一個有頭有臉的人,然後用盡一切代價,也一定要撐住這些外表條件,一旦有了閃失或落空,都會成為自己人生的夢魘,也會從本來以為站立的雲端上,摔落在地,粉身碎骨。
- Apr 02 Sun 2017 15:20
2017最新出版《敬那些痛著的心》新書自序
自序
當你無法對自己誠實,「痛」會給你答案
二○一六年八月二十三日,我走進了「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門診,準備聆聽我的身體檢查報告,也在這一天,我近一年來的體重異常、疲憊乏力,算是初步確診,雖然還要再進行腹部超音波的診斷。
簡單地說,就是我已在「糖尿病」的高危險群裡,有糖尿病前兆症狀,再加上肝炎,可說是整個代謝系統都壞掉了!
身體有一年的時間(二○一五年七月開始),出現許多警訊,像是時常莫名發燒,一陣冷一陣熱;或是疲倦異常,怎麼睡覺或休息也感覺不到體力有所恢復。更是常常頭暈、昏沉,腳步沉重無力。
這些情況常是無預警就發生。記得七月某日的大熱天,我突然感受到冰寒襲骨,疼痛欲裂,唇齒之間不停顫抖,身體也完全控制不住,一直想屈縮,一步路也走不了。莫名發燒,身體內部器官也不時發炎,卻不知道病源。
因為我太會「忍受」,加上害怕等很久、花費很長時間才能看到醫師、做到檢查的心理,我拖著十分不舒服的身體,煎熬度日。所以,當我終於走進門診,就表示我真的覺得情況開始失控,覺得自己的身體快要瓦解崩塌了。
反覆檢查後,從醫師的口中,我終於得知身體「確實有狀況」,當下的心情很矛盾。
一方面,總算找到身體長期疲憊的答案,有了這個答案,「痛」就能被對症解決。另一方面,我卻無法抑制地感受到難過及震驚,頻頻出現:「大家都是這樣過日子,為什麼就是我出現狀況?」「我的生活為什麼要被迫改變?」等等抗議的念頭和情緒。
同時,理智又不斷告訴自己,必須徹底調整生活,過去的生活習性也必須改變,否則,誰也救不了我。可是,心裡那個想要隨心所欲、不想受到約束的我,有許多不甘願,老是想著:「不能再過以前的生活、不能再隨心所欲,那日子還有樂趣嗎?」而陷落在埋怨中。
但「自我」立刻又補上「現實」資訊,浮出另一個聲音說著:「你以前的生活不是樂趣,而是消耗;不是有生活品質,而是已經一團亂和糟。所以,你才會『整組壞掉』。現在,是你重新建立新生活的機會。所謂真正的隨心所欲,必須是輕鬆且平衡的,真正擁有健康的,那才有意義。」
就這樣,在三、四天裡,我都在進行自我思辨,同時還必須調節心中湧現的複雜情緒,不論是憤怒的、不甘心的、委屈的,或是失落的、懊悔的、愁煩及擔憂的。
好不容易,我終於接受了:我該為我自己重新過好生活,讓身體有個修復,也重新為自己找到生活的平衡。因為,能為這一切負起責任的,只有我。
我一直是個不斷想嘗試新事物、進行新計畫的人,手上的計畫總是多頭並進。但是,如今的我已深刻感受到,我的體力和能量,都持續下降中,即使再有興趣的事,恐怕也無法做好!
這迫使我必須痛定思痛,了解這些「痛」,究竟要告訴我什麼?如果我的生活真的是平衡的,或是幸福的,那為什麼我會有「痛苦」呢?
然後,我深刻地領悟,當你無法對自己誠實,「痛」會給你答案。
非常確定的是,接下來的日子,我必須留給我自己,陪我自己「好」起來。就像是人生下半場再開始前的「暫停」,為自己慢活,也學習聆聽身體的聲音,更要好好為身體進行必要的清理和整頓。
然後,回歸生活,用自己的存在與生活好好對話,學會專注在自己身上,檢視過往的日子,給自己一個新的機會,真正為自己創造「適合的生活」;不再誇大自己的能力,也不再漠視自己的需要。
我很清楚知道,生病這回事,若我不將自己視為「最親愛的」去關心及照顧,又有誰該負責呢?
這樣一來,這段生活的重整期,就更是勢在必行了。
我不斷回想,我是怎麼把自己「用到壞」?用到積勞成疾?
生病的意義,正是在於告訴我「生命失衡」的訊號。
勉強的、超支的、過度付出的、努力太久的……都讓人耗損殆盡。
精神的、生理的生病,都讓人無以迴避地要「面對自己」。
還有什麼比「生病」更能教你「面對自己」?教你面對長期以來的關係傷害?
我們可能常常想的是「拒絕別人很不好意思」,也總是在乎「別人會失望或難過」,更多時候,我們想著別人的需要……卻很少想到對自己的虧待、對自己的抱歉,還有對自己的殘忍。
過去的十多年,我一直認為自己「能量很大」,想完成的事,都能夠在歷程中完成,總是不自覺地把行程排得密不透風。
在醫院工作的生涯中,幾乎沒有停頓的時間,任務與任務之間,都只有十多分鐘的喘息。那時奔走的地點不只醫院,還有各校園、基金會、協會……
即使旅途上暈眩反胃,有幾次甚至在飛機上畏寒發燒,一到工作崗位還是要抖擻起精神,所有的腎上腺素都積極運作,讓自己將任務完成。
腎上腺早已倦怠,新陳代謝功能也變得微弱,體型呈現老態龍鍾。
對於這樣的自己,哪能再批判指責呢?只有無限心疼和抱歉。
生病,並不是壞事,而是一份恩寵。讓自己停歇,學習安心、安住,與自己同在,調節自己的失衡。
即使很難過,難過地流著淚,也能隨自己的淚慢慢引出那些積壓在身體內的疲憊。然後,陪著自己接觸有益的滋養,溫補自己,滋潤自己。
能夠體會自己的限制,何嘗不是放過自己,接受自己的脆弱呢?
我們的人生,不只有病痛之苦,還有各種生命過程的痛,總是無以避開。生離是痛,死別是痛;成長是痛,衰老是痛;愛戀是痛,空虛失去自己,也是痛;失去摯愛是痛,渴求不得愛更是痛。
每一種痛,都有一個破碎的自己,破滅的幻想。
淤積成傷,積傷成害,則成痛。身體上,我們知道「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心理上也是。當我們無法疏通情感和理智中的分裂癥結,無法把執著的渴求鬆動,無法接納真實的情境和真實的自己,都會讓我們因為阻抗生命的際遇,而產生各式各樣的痛苦,令我們痛不欲生,失魂落魄。
這一本書,我透過幾個影片的故事情節,來談人生的痛、生命的傷。我始終相信,生命的方向,不是要受這些苦痛傷害,而是要讓我們真正學會療癒,為自己的生命療傷止痛,讓自己的生命來得及成全自己所要的幸福。
而每一份痛裡,都有我們想避開的真實和自己,以及所欲逃避的人際真相。
如果我們懂得認出這些傷,勇敢承認這些傷的存在,或許才能開始無懼於面對自己。真誠地為自己清理內在的傷口,將淤積潰爛的傷痛,慢慢引流,緩緩修復。允許有一個好的契機發生,完整療癒自己,無論是身體、心理,還是靈性。也修復我們與重要他人的關係,和與這世界的連結。
沒有健康的自我,我們就難以建立健康的關係,也難以和世界保持暢通的連結。離群索居、害怕受傷、恐懼不安,占有、剝奪,甚至隔離封閉,都是人類常見的受傷狀態。這世界並不完美,我們免不了會受傷,然而,受傷之後,會有療傷的過程,我們是否能從中真正明白生命如何療癒恢復,才是更重要的過程,而不是停滯在「受傷」的階段而已。
願我們在痛苦之後,終將如泰戈爾所說:
當日子末了,
我站在你面前,
你將看見我的傷痕,
知道我曾經受傷,
也已經痊癒了。
《敬那些痛著的心》X 療癒自己
➡️➡️博客來:https://goo.gl/7I8qaA
- Mar 27 Fri 2015 20:30
終結受苦,還給自己一個不再受苦的人生
全有,不然就全無,是早年受創個體,最普遍的一種知覺。也是生命受傷過後的反應。來自於對愛的渴望太渴望,又太懼怕的矛盾。只有愛到他認為的極致且完全,他才認為那是愛。因此,也常嘗試試探,考驗那愛的完全性。「如果你愛我,則你漣一次都不會讓我失落、失望。」這種對愛的完美要求,也是防衛機轉,確保他不再相信愛、期待愛,就不會因為渴望而失望、而失落。
全有,不然全無的判斷,也讓受損的個體,難以接納失落的發生,涵納那生活中沒有辦法完美之處。失落的挫折,容易激發個體的反彈、失衡,甚至崩潰。因此,全面的拒絕,對愛的相信,也全然壓抑對愛的渴求,也是會出現的一種自我保護作用。
真正能進入到,早年生命經歷傷痛的個體內心,並不容易。即使是具有「矯正性」的新經驗,也不是輕易的就能被允許通關。必然會經過反覆懷疑、質疑、試探、挑戰、考驗....個體才能願意鬆動自己的防護牆,開啟自己的防護鎖,允許新的經驗進入生命系統,成為他的新架構、新信念。
所以,療癒,不是魔術,也不是靈通,更不是不費任何功夫、不付出代價,就會自然而然發生的。
然而,療癒的開啟,最需要的條件,則是個體的覺醒~自覺自己要走療癒的道路,願意給自己生命的重生機會,而不再膠著在過去的模式中,或是無意識的在這樣的生命局勢中,反覆受苦。
終結受苦,還給自己一個不再受苦的人生,還給自己尊嚴、自由、自主、完整的生命。不再受困於過去的遭遇,而不敢編寫自己想要的人生。即使過往有傷痛,但我們能在學習療傷之後,修復內在支離破碎的自我,把自己縫合回來。
- Jan 27 Tue 2015 20:43
《死亡如此靠近》(新修版)~回首12年前.....那曾感動我的每個故事
新版序
再回首,原來靠近死亡之處,那裡是愛
《死亡如此靠近》是我寫作生涯上的第一本書,開啟了我往後心靈療傷主題的書寫之路。雖然已是十二年前的作品,在我生命中,卻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即使舊版已停版些許時日,在寶瓶文化公司社長亞君的邀請下,我們合力再版這本書,希望創造出此書的新價值、新生命,及新意義。
當年,書寫這本書時,是我在安寧病房工作的第三個年頭。那時,我即將滿三十而立之年,而今,我已年過四十,步入中年。十二年間,我的生命受了這些病人生命的啟發,有了不同層次對生死的體悟,也學習和生命深入的對話。同時,我走過了自己人生的高低起伏,經歷了許多身分、角色、生活型態、生命經歷的轉變,回首這一路走來,感觸十年的生命歲月,真的就像眨眼瞬間,流逝飛快。卻又同時感謝上天的仁慈,在生命的道路上,再如何的艱困難行,痛苦難熬,也總有幫助,總有支持,總有不同的出路及獲得。
因此,這本書的新版,有了我走過十二年的生命歷練後,再和書中生命故事的再對話,再領悟。當初,我是一位剛踏進臨終照顧領域的社工師,年輕、熱情、充滿接受挑戰的勇氣,因著第一次真實接觸生命也靠近死亡,開始明白了人生真實的苦痛,也真正體會到生命的難。在無力逆轉死亡到來的巨大黑影下,我學習了臣服、謙卑,也學習了慈悲和溫柔以待生命。
生命的苦痛,該如何解決?生命堆積的怨氣悔恨,該如何化解?在死亡面前,苦痛、悲傷、悔恨、遺憾、恐懼、糾結,總是來得強烈與龐大。生命過往走過的痕跡,因著死亡的靠近,而無法再隱藏與再閃躲,赤裸裸的提醒著人們,走過生命一趟,死亡究竟是恩寵?還是成為最巨大的傷痛?讓人不得不對死亡多了些敬意,或許,死亡的存在,總是告訴著我們:生命有限,我們如何才能來得及在死亡之前,完整而靜好的實現了自己所希冀的人生。
若說我的生命經過了臨終場境,最大的改變與醒悟是什麼?那無疑是,讓死亡放進我生命該存在的位置。我知道死亡會到來,我知道生命有限制,我知道生命的最終時刻是靈魂的告別與人世的捨下,因此我學習開始有意識的看待生命,有意識的實現自我,也有意識的善待自己和他人,為求自己的善終及善別,我也需要學會善生。
這是生死之間給我的觸動。死亡並不遙遠,而生命,因為有了與死亡的對話,而更顯出意義,也更加深刻。而我見到的最大意義與領悟,莫過於──愛。因為愛,我們難以不帶情感的離開人間;因為愛,我們感受生命的難捨及難離;但也因為愛,我們學會了放手,與祝福。最後,因為愛的牽引,我們療癒了傷痛,真實的與生命的苦痛和解,真正的領會了,穿越了苦痛,明白唯有愛,是生命的終點。我們不再只是畏懼死亡的發生,而是領受到,即使是生死告別,因愛存在,我們仍能選擇美麗的告別,溫暖及恬靜的善了此生的情緣。
博客來連結: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56490
- Aug 14 Wed 2013 22:15
誠摯推薦《其實是媽媽在傷害孩子 It’s mothers who bring pain to children》
其實是媽媽在傷害孩子 推薦序
給媽媽的療癒書 ◎蘇絢慧 (馬偕紀念醫院諮商心理師.療癒系列書籍作者)
這本書《其實是媽媽在傷害孩子》的書名,乍看之下,可能會讓許多身為媽媽的女性們極度不舒服,甚至可能引發防衛,準備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與因應威脅而備戰。
但其實,這是一本療癒媽媽們的書。
沒有哪一位女性天生就懂如何當媽媽,也沒有哪位媽媽天生就知道如何當個夠好(good enough)的媽媽。「媽媽」這個大招牌,並不能保證女性在生下一個小孩時,便自然而然的懂得如何對待、教養與撫育孩子。事實上,許多媽媽最直接給予孩子的,便是她童年時光所經歷到的,或是有所缺乏的。她是以一個「有缺憾、有失落、不滿足」的孩子位置,開始要求她的孩子來滿足她、成就她、供應她需求。
- Jun 01 Sat 2013 18:16
2013年重量級的推薦書籍:大衛里秋博士【當恐懼遇見愛】
推薦序
愛,是恐懼的最佳療癒力量 蘇絢慧
我有幸先睹為快大衛.里秋博士的最新中文版作品《當愛遇見恐懼》。閱讀里秋博士的書(台灣已出版了幾本),向來都是我與心靈對話、面對陰影與檢視傷痛的最佳指引與陪伴。
此本書,一開始便指出了人的生活中,「恐懼」幾乎是如影隨形的存在著。而我們做的許多選擇、許多反應,更是基於恐懼的驅動而做出的。無意識中,我們被恐懼綁架,被恐懼控制,也被恐懼影響著,卻無能為力,有時甚至無法自覺。
若活在一個恐懼的世界,對我們而言,這世界會盡是傷害與危險。因此,我們必須時時刻刻的防衛;時時刻刻的猜測他人是否話中有話;時時刻刻的謹防他人在背後的嘲笑;時時刻刻的恐嚇自己不要觸怒他人;時時刻刻的糾正自己不要惹人非議;時時刻刻的要自己謹守戒律與規則!
- Nov 07 Wed 2012 13:30
重量級推薦新書~與過去和好:別讓過去創傷變成人際關係的困境
終止成為過去的受害者,活出健全完整的人生
蘇絢慧
每個人生命中都曾經歷過些許傷痛,從一個拒絕的眼神,到一個需求的落空,再到肢體上受到攻擊等等經驗,都可能在我們心中形成傷口,而傷口若未被即時覺察而受到關照,則易造成日後生活許多層面的效應。這種未解決的傷痛,最容易偽裝成我們對某些情況的敏感,我們對某種特定人士的情緒反應,或是與最親近人之間的互動衝突與拉扯。
大衛.里秋博士的這本作品《與過去和好:別讓過去創傷變成人際關係的困境》,以非常有系統、具有深厚理論、不失親和性的情境說明,讓我們瞭解在生活現象場中,反覆出現的人際糾結情境,與讓人常感到挫折與強烈不舒服的痛苦處境,或許正是早期生命的心靈創傷,以一種激起強烈感受的信號,來喚得你的注意。畢竟,生命的本質,都是想趨吉避苦的,但若創傷遲遲未解決、未照護,則生命能量的耗竭與持續受損,便會讓真實的幸福與滿意的人生,越離越遠。
而心靈傷口究竟以什麼樣的方式持續性地在我們後來的生命發酵、引發一波波的創傷效應?
大衛.里秋博士開宗明義就指出了「移情」的發生。「移情」的概念,一般多是在助人領域中討論,因為一位受助者(或被治療者),對於助人者(治療者)會以過去自己的生活經驗或受助經驗,來投射對於助人者(治療者)這樣負有權威位置的人的期待與情感(可能是愛慕也可能是厭惡),而這移情的資料來源,則可追溯到最早年和撫慰母親或管教父親之間關係影響與互動經驗。
大衛.里秋博士在書中將這概念介紹給讀者,以一種更普及的角度,邀請每個生命深入自己的生活現象場,正念覺察那些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人際互動中時常不由自主就引發的混亂感受,還有那些說不出為什麼,卻與另一個人之間糾纏難解,或意亂情迷的感情糾葛,在在都有「移情」的影子、「移情」的發生。
- Oct 29 Mon 2012 00:29
熱情推薦【穿越夢境,遇見最真實的自己】
強力推薦,再推薦,用所有的熱情與對夢的熱愛,推薦給大家:
讓夢,帶你與自己相遇
「夢」是人類生活經驗裡必然存在的一部份,可惜的是,真正能產生好奇,進而願意探索,甚至深思的人並不多。在台灣,「夢」常因為迷信、無知與神祕感等因素,被任意地解釋,或常被連結到外在的人事物變化與對未來的預知,而讓人失去透過「夢」來接觸自我心靈,連結與探索更深內在的機會,非常可惜。
- Oct 25 Thu 2012 21:27
推薦~最後的演講永不完結:送別蘭迪,擁抱新夢想
推薦序----失去之後,因愛重生
從翻開第一頁開始閱讀,我的眼眶便一直濕潤著,一份熟悉的感受始終觸動著我。我想,那是我感受到潔伊.鮑許寫出的經歷是以生命交織著淚水、心痛、辛酸、失落與無限的懷念,而引發的心疼。
為什麼說這是一份熟悉的感受?那來自於我聆聽許多照護者(家庭主要照顧者)說著他們守護在生病的親人身旁,時時刻刻依著病人的身體治療需要、心理情緒需要與日常生活需求而默默地、無聲地扛起許多責任,也扛起許多痛苦時,我的心正是如此感受:心疼、感動,與不捨。我深知,若不是因為愛,人很難承受如此之大的煎熬與痛苦。
病人,當然是首要被關懷的對象。在患病的歷程中,一位病人所要經歷的挑戰、考驗,甚至折磨,從來不是輕省的重擔。但是照護者呢?照護者陪同在側,無以喘息、也無以迴避地一同經歷這一切,誰又真正看見總是守在身旁的他們,聽見總是無聲承受的他們,關懷了也一樣受苦的他們?
有時候,連他們自己也已經習慣,或情非得已地漠視自己所承受的痛楚。
當病人離世後,始終緊緊相隨的照護者是無法就此快速切割掉情感的。那些和親人一同深刻經歷的患病與治療歷程,成為不斷湧現的痛苦記憶。而與至愛至親生命所共構的生活回憶,也亟需他們的回望、整頓與處理。
- Aug 06 Mon 2012 21:40
推薦新書~原諒
- Jun 19 Tue 2012 20:49
推薦新書~寄到天堂的情書
《寄到天堂的情書》推薦序
那未能訴說盡的愛與慟
《寄到天堂的情書》,這麼一本充滿詩情愛意的書名,卻是從驚心動魄的喪慟消息:「我丈夫因心臟病發作暴斃」說起。就是從這一個消息開始,作者的世界天搖地動,猶如被戰爭砲火襲擊,眼前一片血肉模糊,天際瞬間暗黑。
這不是一本小說,雖然我寧可它是一本小說,如果它是一本小說,那麼,我可以抽離自己的情緒,告訴我自己,其實沒有任何真實的人經歷這樣苦痛與驚駭的喪慟歷程;沒有一個真實的家庭遭受到如此巨大的衝擊與殘忍的失去。然而,它確確實實是一本真實的經歷,書寫著娜塔莎.麥克洪,這位美麗的英國女星失去摯愛之後的每一步艱難步伐;書寫著她從世界最幸福的女人,瞬間掉落至死亡地獄,摔得粉身碎骨。而那一年,她三十七歲,有著兩個兒子,正懷著第三個孩子。因此,任何人都可以藉著文字,彷彿返回當初現場,和作者一同經歷那幾乎要令人窒息,與怎麼樣也難以置信的失喪歷程。
在我的悲傷療癒的工作經驗中,我聽過無數個失喪過程,每一個都有著如此讓人難以承受的衝擊,也有著令人無法招架的重創。就如作者的失喪歷程一樣,充滿了無法徹底宣洩的情緒,埋伏了陰晦孤寂的時時刻刻。失喪後的每分每秒,都讓人在理智與情感之間拔河;害怕自己潰堤,成了一個陷落在悲傷深淵再也爬不出深淵的絕望者,但就算努力以理智控制或壓抑,悲傷卻仍像身體自動打出的嗝一樣,不斷的自己聲聲作響,停也停不住。
而在重大失喪之後,是沒有「恢復」原來樣子的時刻。在作者誠實的書寫之中,即使她和孩子們如何努力的讓日子往前進,孩子們的生命確實也在成長,但這樣的往前進是持續伴隨著這一份失喪的背景;失喪情緒會突然再湧現,喪親者會突然的想起關於逝者的種種,包括過去的一份遺憾、一份記憶、一份味道、一份親密,而這些種種都會讓人好想要逝者回來,回到身邊,回到沒有改變的過去。
失喪者最大的孤立感,便在於這些孤獨性很深的感受與情感經驗,是他人難以理解,難以融入,難以貼近的。這些沉重的悲傷經驗,即使有了語句、有了書寫、有了說明,仍難以完全描述出歷程中的複雜程度與矛盾詭異。因此,我相信即使作者書寫出了這本書,她仍未完全的表達出悲傷所帶來的心碎,與諸多的掙扎與折磨。但她若沒有書寫出這本書,那麼難以言說的孤獨感受,將成為吞噬生命活力與磨損情感能量的巨大怪獸。
- May 16 Wed 2012 12:12
推薦新書《房間裡的小奇蹟》
《房間裡的小奇蹟》推薦序
心靈房間裡的微小奇蹟 ◎ 蘇絢慧(馬偕紀念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
對茱蒂絲而言,她的世界有著同學的霸凌、從出生便失去母親的哀傷、自覺爸爸並不愛她等黑暗,籠罩著她十歲的人生。她承受著無比的沉痛,無可被救贖,也看不見任何幫助與憐憫,只能在小小的房間裡,透過雙手所創作的「榮耀之地」,感受她僅存的開心,舒緩她無以迴避的憂愁與恐懼,享受那奇妙的創造力量。在這裡,她能打造任何聖經所說的創造物,無論那是光,是黑暗,還是太陽、月亮、星球,或雲朵與風。
但現實中,似乎不論是老師、爸爸或任何大人,都無法理解她的生命正經驗著說不出的沉重與哀傷。爸爸無法理解她、注視她,更難以向她靠近,只是不斷告訴茱蒂絲,她不該幻想、不該褻瀆神、不該以為自己真有什麼神奇的力量。爸爸並不欣賞、也不讚美與肯定茱蒂絲所感受到的──原來在她人生的黑暗與困難之中,神是與她同在的。
我們生命裡有許多事,你一點兒也不需要以信心去確認、去堅信。就像地球是圓的;就像你知道夜晚過後太陽會升起,黎明會到來,這些都不需要以信心去相信,因為科學向你證明了世界的運作方式。
但是,生命裡也有許多事,你沒有辦法確信,因此必須以一個非常微小、小到有如一粒芥菜種的信心,試著讓自己去相信,讓這微小的信心可以生長、茁壯,成為一棵非常有力量的大樹(如聖經記載:這原是百種裡最小的,等到長起來,卻比各樣的菜都大,且成了樹,天上的飛鳥來宿在他的枝上。《馬太13:31~32》)。
就像是,你有沒有那樣的信心去相信爸爸、媽媽是愛你的;你有沒有信心去相信你的苦難和眼前的黑暗,會有結束的一天,而你的明天會一切不同;相信你心中盼望的好事會出現,讓你不再痛苦,而那些困境、逆境,都可以真正的平息、釋放。
- Dec 26 Mon 2011 02:10
推薦好書:寫給我生活的信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27451#recman
推薦序
重新擁回失序的自己∕蘇絢慧
收到《寫給我的生活的信》一書的書稿時,我先看了書介,隨即展開閱讀,然後,很快的,我就決定要為本書作推薦。我相信這一切不是偶然,這本書來得正是時候,我已自覺走在「耗竭」〈burnout〉邊緣好一段時日了。無數次我納悶是不是我必須倒下,得到醫矚,有了權利住進一間被隔離的病房時,我才能被允許(或者我自己才能允許)我可以停止下來,靜止下來,不需要再掛心著任何事,也不需要再履行著任何計畫,更不需要再馬不停蹄的奔走與轉換角色以迎合各種需要?
我的生命有著無數的工作計畫,無數被預約的行程,還有許多被預約好的諮商門診。我喜歡這些事,也樂愛自己的工作,但曾幾何時,我像被時間的潮流推著走、推著走,卻在不知不覺中不再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失去了與自己的心連結的時間,甚至失去了品嚐「活著」的滋味是什麼。剩下的感受,是有如作者美瑞安.梅克爾的許多經驗:頭暈、無限的疲倦、許多的影像與想法在腦中氾濫而無法專注傾聽,甚至無法再靜止下來好好閱讀與感受。
- Dec 01 Thu 2011 10:10
推薦新書~我的爸爸是天使(一個四歲喪父孩子的心情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