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悲傷是愛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00.1215_愛,一直都在_封面 (1).jpg  

100.1215_愛,一直都在_封底.jpg   

  

新書序  最困難的第一年

 

    即使,我們非常希望人生可以一直擁有幸福、平安與快樂,但殘酷的是,人生仍有各種層面的失去,在我們不經意時,驟然出現。這些失落的發生,讓人的內心感受到強烈的情緒衝擊,失控、無助、無力、震驚、憤怒,還有無法終結的心痛與哀傷。

 

    任何的失落,都意謂著「改變」的發生。改變了穩定生活的一切,也改變了讓人感到安心的環境與身份。這非預期的改變,帶來一波波的陌生,與一波波的挫折,或者,一波波的需要去適應、去學習的情境。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再兩天,母親節到了。而現在聽聞一個年輕母親的消逝,為她的母親帶來永恆的悲慟,也為她的孩子帶來生命恆久的傷痛。


我便是一個從小沒有母親的孩子。那樣的傷痛,不是來自關係的糾結,而是來自關係的空洞;那樣的傷痛,不是來自關係的傷害,而是來自無法改變的遺棄。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Winter.jpg 

 

在我的早年生命,死亡便已出現,以無法預防與阻止的方式,帶走了我的祖母與父親。使得我年紀小小,便以深刻的看見死亡的面容,與死亡存在的事實。


當然,我與大多數人一樣,也曾想要否認這個事實,否認死亡的存在,與對生命的衝擊力。我以為只要不要想、不要碰、不要接觸,死亡再也和我沒有關係。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研究所時聆聽了林耀盛老師一場「真實創傷或創傷真實:創傷的心理分析與療癒歷程」演講,腦子思緒紛飛,有對自己生命創傷經驗的回應、有對助人工作的省思、有對心理療癒意義的再建構……


因為這些撞擊,讓我想好好整理自己的紛亂思緒,於是有了這篇文章。


林老師並不是否定過去心理研究、精神病理學對創傷的界定與類化,但他認為需要再思(Second Thought),回到現象學的觀點,思考過去心理領域對經歷創傷、受苦人簡化他們經驗為一個診斷名詞~PTSD是否適切。當人的創傷、受苦經驗被簡易的歸類為一個疾病類別時,同時我們也離開受創者的真實經驗越來越遠。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在愛中與失落共處

~如何陪伴孩子歷經喪親之痛

       孩子的世界是歡笑的,孩子的世界是充滿遊戲的,孩子的世界是無憂的。但如果,孩子的世界,出現了死亡,出現了破壞,出現了失去,出現了痛苦與悲傷,孩子的世界怎麼可能會無傷?

    許多喪偶或喪親的大人都曾如此告訴我:「我的孩子他沒有什麼影響,還是照常打球、愛玩遊戲,而且看起來都沒有難過,對他應該沒影響。」這樣的說法,已顯示孩子的悲傷多麼容易被忽略與曲解。而之所以造成忽略的情況發生,在於大人對於「悲傷」應該是什麼表現,已經有了既定的看法與評斷。

    沒有人會在失去重要親密他人後「沒有感覺」。悲傷,是種因重要關係有所失落的自然反應,自然的感覺,就像我們送行、送機、道離別,都會有些失落感,只是輕重強弱之別,而死亡,堪稱是最重的失落。

    如果,有人失去重要親人卻看起來「沒有感覺」,我們反倒需要好好的關注「沒有感覺」的因素。許多人之所以「沒有感覺」不是因為他們無傷或無所謂,而是在於「不能悲傷」與「不能有感覺」,因為當有悲傷、難過、無助、害怕感覺時,在環境中很容易得到一種沒有能力、無能的評價,甚至敏感點,還會感受到被歧視與被視為異類的眼光。

    失落後的悲傷狀態可說是人最脆弱的時刻,那一刻,強大的武裝與防衛可能像是一戳即破的氣球,讓人瞬間感受到內在的虛空與脆弱。因此,如果沒有夠安全的環境、沒有夠安心坦露的對象、沒有可以接納悲傷的空間,那麼,坦承打開自己的脆弱只是造成更大的傷害,與更不堪的經驗。這時,寧可選擇不打開自己,不表露自己的脆弱與情感。

    這樣的狀況不是只發生在孩子身上,如果大人因為不想讓自己經歷悲傷,而將悲傷阻隔於自己之外,那一刻,他讓自己必須夠強更堅硬,才能承擔因死亡所造成的諸多改變與打擊時,那麼,愛的力量是薄弱與遠離的,因為愛本身是溫柔的力量,愛本身是撫慰,愛本身是包容與接納。強硬抵擋外在衝力與外在要求的人,是難有愛的治癒力量。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