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有感而發 (1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MP900433055.JPG  

 

你生病的經驗如何?

 

我生病的經驗始終不好,小時,若是生病感冒,常是一連串指責:不蓋棉被、不多穿衣服、不注意自己….才會感冒。然後,感受到照顧者不耐煩的苛責說:生病,很麻煩,知不知道?

 

很小的時候,就感覺到,生病,是一個惹人厭的事,我從來不會幻想,自己生了病,可以高枕無憂的被照顧、被呵護、被關心。電視劇裡那種女主角被悉心照料的戲,對我而言,可能是需要阿拉丁神燈來幫我實現的願望。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the_tree_of_life_7.jpg    


怨,常是控訴著別人如何錯誤的對待我,也常是泣訴著自己生活的糟糕與不滿意。

曾經我遇到了一對中年夫妻,他們相互控訴著彼此:「要不是他,我可以過得很好。」

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曾經,我也是這樣子的。我深陷在我不滿意也不喜歡的關係中,無論是親密關係或工作關係,我常感覺滿腹的怨,怨別人如何殘忍對待我、怨別人如何阻礙我、怨別人如何讓我過的不好…….我的確,曾經有那麼一刻,我想著:「要不是他,我不會變成這樣……」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IMG_0622.jpg  


生命及早知道會更好的22件事

 

早知道這些,

你就可以更愛對了人,

更做對了反應。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IMG_0767.jpg    

                                                                                                                                                   (Grace/攝)

感謝神又賜我一年的生命,體驗生命的滋味,與學習成為完整的人的功課。

回顧這一年來,生命有許多開展與嘗試,還有許多新的學習與體驗。也感謝生命有許多的特殊機緣與許多人相遇。

不論是相遇幾分鐘、幾小時、幾天,或是更長的一些時日,在相遇的過程為彼此生命帶來的課題與激盪,都是我真實的體會與經歷。

許多的巧合,像是特別精心安排過的在我生命中發生,有些時候,好像已經遺忘的,已經過去的,已經雲淡風清的,又會在一場特別的情境中,再度讓我回看、停留、思索、體驗與收拾。

我深知,成為一個完整而獨立的人,並非容易,然而這仍是我活存在這世上,希冀自己如實完成的人生路。

人,以半輩子的時間失去自己,然後以半輩子的時間找回自己;人,以半輩子的時間把不喜歡的自己丟進垃圾袋,再以半輩子的時間,從垃圾袋一塊一塊的把自己撿回來。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fw_sv-t021.jpg  

同理心無疑是修煉陪伴功夫的基礎,就像是學習任何武術功夫前的蹲馬步。失去了同理心,陪伴等於沒有發生。

任何人要能走進另一個人的生命故事中,貼近他的經驗,在那些片段、零散的敘述中,或模糊難懂的姿態中,對他的生命經驗仍然保持開放,願意帶著自身的情感、感受力、敏感度去體會與靠近,這並不容易。這關係到傾聽者、參與者自己是否也能接納自我在生命有所情緒經驗時的內在歷程,無論內在經驗到何種情緒感受,都不以消音、抹煞、註銷來處理,也不視為是不重要的小題大作

事實上,深度同理心能敏感到細微與隱微的情緒變化,體察這些細微而隱形的情緒變化,才更能看見一個人的獨特性,也更深入的理解個別性的情感,而不是只用「公共樣版」、「公播版本」來解釋人的情感生活與情緒內涵。

能有深度同理心的陪伴者,本身必須能夠敏感於自己情緒生活的細微差異及內在感覺而不為苦。這樣的敏感,能讓陪伴者對自身所產生的衝突或非合理行為有較多的接納與覺察。而不會因著自身的恐懼、衝突與想要對抗,而對抗了求助者所正在經歷的恐懼、衝突與非合理反應。

對自己有高度同理的陪伴者有較佳的能力可以瞭解並調整改變自己的內在反應,也較能夠將專注的陪伴他人深入探索內在反應,而非僅注意在外顯的行為或外顯的問題上。

有一大段時間,即便現在亦然,為了想要持續的磨練我自己的同理心,想更專注的看清楚各種情緒起伏、擺動與內涵,我總是把自己生活中的隱微心情拿出來仔細觀看,細細的體察與辨識自己的情感究竟處在哪個位置、哪個狀態。這樣的舉動讓不知脈絡的人受不了,覺得我真是一個庸人自擾的人,這點情緒也不算什麼,過去不就算了嗎?為什麼要專注定睛觀看呢?

像是我有好幾年專心關注自身的悲傷經驗,而步上悲傷議題的寫作與專業工作上。我總是不厭其煩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描述著悲傷經驗中人的情緒變化,與持續性的觀察悲傷中人的情感需求與反應。然而,我仍會或多或少接收到人的訊息:「妳真的很感性,一點點小事人家覺得沒什麼,也會被妳提出來寫」、「妳太敏感了,這樣對妳生活不好吧!」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分享:取自【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
--第九課  陪伴者的自我關愛

 花.JPG  

 陪伴者若要樂於陪伴,必須源自於他是一個懂得如何滿足自己快樂與需要的人。因為他懂得滿足、回應自己的需要,也懂得如何讓自己感受到愛,於是,他會深刻的理解別人也有想要獲得滿足的需求,也能相信幸福與快樂是真實的感受,是能從充滿關愛的關係中獲得,不是只能想像,也不是奢望。

如果,一個陪伴者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實現也能體會受關愛的感受,那麼,在他的經驗中,便累積了有品質的陪伴經驗值,不是想像、模擬,或演練,而是真真實實就在他的生活中被實現了。那麼,他所傳遞出去的陪伴便能再創造這樣的品質。

但許多情況是,一個沒有被好好關愛,沒有被愛滿足的人,成為一個照顧者或陪伴者,不能選擇與拒絕情況下,就開始要為他人付出關愛。

這就像是掏空,本來便已缺乏不足,還不斷的支出,終將會讓一個人的身體與心靈感受到嚴重的失衡,而產生諸多的困擾與關係糾結。

最常聽到的就是:「我都為你做成這樣了,你還在怨我什麼?不滿意我什麼?」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9b1ba5154a107c12.jpg  

我的父母並沒有機會陪著我長大,我的世界並不是他們所給的,而是透過我的感知,我的接觸,不論是否曾經扭曲過、誤解過,都來自於我的親身體驗,與修正。

 

小時候,常羨慕別的小朋友不用自己去碰撞這個世界,可以因著父母保護,父母的給予而免於受挫。小時候,在有限的視野角度下,常看見其他小朋友因著父母的給予而幸福、快樂的模樣。那時候的我好生羨慕,羨慕著同學們有著父母所給的溫暖與幸福世界。

 

但隨著長大,人的視野開始可以擴展,可以開始看見不同面向,可以聽懂不同層次的話語,我不再羨慕了別人的世界,覺得自己的世界有不同的豐富與精彩。也開始體會,即使有些人的父母奉獻許多愛與智慧滋養他們的小孩,卻也有些人的父母給予的是殘忍的世界,與充滿恐懼的世界。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並肩同行─陪伴的力量

國防醫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謝茉莉

 

我帶著讚賞和欣喜的心情為絢慧寫這篇序。我與絢慧亦師亦友,有著深厚但是不黏膩的情誼。隨著生活的歷練,我們的生命廣度和深度不斷的拓展,也越來越能共鳴,越能默默的分享做人和專業心理師的豐富和承擔。這本書,文字一如前面幾本書的體貼和深情,記錄了絢慧對「陪伴」這個角色的反思和觀點,卻又比過去更增添了幾分寬厚和達觀。我在閱讀時,不僅深深感動,也重新省視了自己的專業態度和哲學。即使我已在助人專業工作這個行業超過二十年,仍然覺得書中的許多內容值得我反覆思索、細細品味。

 

絢慧經歷了許多人生的高峰深谷,卻總能以正向的能量,優雅的將她的歷練變成助人的養分和人性關懷,進而透過深刻的省思和紮實的專業訓練和實務,將她的經驗轉化為溫柔的同理心和實用的技巧。她還能深入淺出將艱澀的心理概念,化為淺顯易懂的文字。在她的書中,可以看到各大諮商理論,例如,精神分析的投射和客體、完形學派的對立兩極、溝通分析的心理遊戲等。即使是沒有專業訓練的一般讀者,都能輕鬆學習和獲益於她的智慧。最可貴的是,她對人性的掙扎了然於胸,又能輕柔呵護。這份對人的尊重、善解和精準就是同理心最好的示範。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我很懷念我在母所念書的時光,懷念我那個時候的教授群,相對於有些學校散發出的權威階層氛圍,研究生必須學習討教授開心,小心謹慎讓教授不要不開心,甚至必須不斷聯盟以”一群人”的姿態與氣勢在世界上行走,有如另一種崇拜情懷在其中,看到「為下」者依附在強者底下,期望受保護受關照,我的母所中的教授們,提供了自由的空間,與自由的空氣,讓我們學習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一個」成熟的諮商師。


我和我的指導教授的互動中,我的教授沒有一刻讓我感到這份關係是不安全的,我不須小心謹慎的「侍奉」她,不須戒慎惶恐的「討」她喜歡與開心。我可以感覺到我被視為一個值得尊重的人,在研究所的路上,獲得她的協助與陪伴,為了幫助我在學習專業與智識上有所獲得。


她是如此平易近人,又如此善待與滋養學生。但沒有因此,我就模糊了尊重她的分際,在各方面,我都更加尊敬她,因為老師的一致、真誠、同理,我深知老師若不是有長久的修為與生命豐厚的經歷,豈能展現出廣大胸懷的氣度。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櫻花樹.JPG     

    我們在世,常常渴望永恆,我們渴望愛情能永恆,渴望親情與友情永恆,希望小時候感受過的快樂與無憂無慮能永恆,我們還希望名聲、財富與健康也能永恆。看看多少人每當新的一年來臨,便迫不及待的許願希望能永保安康、永保財富地位。

    人為什麼要這麼熱烈的祈求永保愛、親情、友情、健康、快樂、財富與名聲地位呢?也許在我們內心深處,我們都明白,這些總總要能永恆不變是多麼困難的事,有如天方夜譚般,因此,人才求神。

    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人對永恆的期盼多為強烈,人眷戀不變,眷戀屬於自己的東西(無論是人、是物還是生活)能永不消失,永不改變,永恆屬於自己。人何以這麼害怕消失、害怕變化,也許在人的內心,人害怕面對虛無;生命的虛無、人生的虛無。人害怕自己生命的存在是單薄的,是不足的,來去了一趟人生卻無法證明自己曾經活過。

    人在人生裡不斷追逐,希望擁有些什麼,好使我們感到恆久的滿足,恆久不會消失的價值感。我們不希望生命是短暫,虛無的,我們不想生命感受到一種空洞與無意義的感受。所以我們追逐愛情、追逐名聲地位、追逐有形看得見、足以證明自己不是虛空不是單薄的任何事物。我們以為這些有形,看得見的物體可以創造我們個體的實在,可以創造我們的恆久價直。

    但神早已告訴我們,有永恆價值的生命不在於到底我們在世上擁有了多少外在的、有形的,可以讓人看得見的財富或名聲權勢,而是一個領悟了真理,懂得愛、信心與勇氣的生命。

但人似乎很難真的明白,許多時候花了很多力氣所追求的其實只是短暫的事物,這些事物不僅短暫,也很容易消逝。在這些瞬間萬變(可能暫時擁有,又在下一刻突然的消失)的事物背後,隱藏的是能讓生命締造永恆價值的功課。但往往人看不到這些可以幫助生命真正獲得永恆價值的功課,而被外在短暫存在的事物困住,懊惱著自己是不是沒有控制好、掌握好,以致事物被改變了。

    我們甚至想控制神,常常要神給我們這,給我們那,以為自己只要有這、有那,那麼生命便可以完全、便能有長存的價值。但事實是,那些所要的常是那些不長存的事物。我們求關係要如自己的意、求身體不老不死、求兒孫高成就高地位、求事業順利發展、求物質生活豐富,求這些無可厚非,因為人都想要過有品質與受人敬重的生活,但問題在於,我們誤以為這些價值是恆久不改變的,以為只要努力不懈,加以掌控,那麼事物就能造著自己的意思進展,那麼自己就可以永遠藉著外在的這些擁有物,鞏固自己生命的重要價值。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心畫廊01.jpg 

今年上映了一部日本電影~告白,整部電影敘說著衝突,與反映出現代許多扭曲的人心及關係。(說到這兒,就感覺到日本社會與台灣社會都已發生類似的情況)

一位中學女教師(松隆子飾)在校園游泳池內發現自己的三歲女兒意外溺斃。結業式當天,她說出驚人的告白:「女兒是被這教室裡的學生殺死的!」這起被警方判定為意外死亡的案件,竟帶出前所未聞的駭人報復。痛失愛女的老師決定辭職自行展開調查,被她命名為犯人AB的兩位十三歲少年、一頭熱血的白目教師(岡田將生飾),還有寵溺兒子的母親(木村佳乃飾)一一登場。事件的真相究竟為何?看似善良的做法其實滿是惡意?!女教師的復仇計畫,在學生的心底種下了恐懼因子……

當今的校園,許多人形容成煉獄,本以為是最安全、最純真與最充滿希望性的地方,卻在許多複雜的因素交錯下,校園可能成為一個人一生最為創傷、經歷最大痛苦的所在。

近日,不論是歐美的媒體,或是亞洲,包括台灣的媒體開始關切校園的霸凌事件,特別是有了影片共享平台後,校園霸凌影像竟然也公然的被放置在其中,讓人不可思議。可是,青少年時期的殘忍與不顧後果的衝動性行為不是現在才發生,只是,過去不會被公然的放置在網路上(難道這是科技進步的後果?!),媒體也沒有太關切。

八年前,我隻身到英國遊學時,就曾經在街上受到三四位青少年的包夾,他們有人故意檔在我前方,有人悄悄的打開我的背包,還有人包夾我左右邊,讓我動彈不得。我算是危機性警覺高的人,立刻覺察不對勁,擺脫他們狂跑,跑到人群多的地方,穿進人群,再到安全點的地方。我邊跑邊把背包拿下來,用手拎,發現包包拉鍊已被開到一半。

經魂未定的我隔一天告訴我的語言老師,老師搖著頭告訴我,英國的法律非常保護青少年,即使我抓到現行犯,帶去見警察,警察也只是敷衍一下就放了他們,根本無法可管。所以英國人早就學到遇到非行青少年離遠一點。也因此他們的社會不法的事,被利用的青少年所產生的許多社會問題越來越多。

其實,要談校園霸凌現象,影響因素實在太多太廣,除了社會的功利主義、升學主義,以致缺乏人格養成,與性情穩定塑造,還有我們社會已經沒有核心價值與信念,人只追求歡愉與感官上的樂趣,導致對他人缺少同理心,也不再以溫暖與良善與人互動。語言虐待、暴力、支配與操控的背後,其實是一種對生命的空無感與失去意義感的集體虛無現象。因為生命無重量,在無法自重與自愛的情況下,任意傷害自己,也任意傷害他人。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g6-3-7-03.jpg 

 

「重要的不是生命對你做了什麼,而是你如何處理生命對你做的事。」—Edgar Jackson

 

我們永遠無法預料生命會發生什麼事,我們可能會失去親人、失戀、失業、失去友誼,可能會患病受傷、被人欺騙、被人污辱、受創,也可能會財物盡失、破產、懷才不遇、要什麼沒什麼。

 

如果我們想控制生命永遠只有光鮮亮麗,沒有任何意外與失喪,我們終究會失敗,因為人生不只是一連串擁有的過程,也是一連串捨去與放下的過程,直到生命終了時。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6733151.jpg 

最近有很多機會,和家人、朋友談到後事的話題。

原本就想要海葬或植樹葬的我,婉拒了姑姑所安排的墓園,不和家人葬在一起。我知道那裡有很多我所愛的家人,但沒有我父親,也沒有我母親,那裡對我的意義,大概只是一個安息安身的地方。若說葬在一起,日後有晚輩會一起探望,一起追思,那就更不必了,沒有子嗣的我,即使表哥們的小孩還會懷念我這個疼他們的姑姑,但到他們的小孩時代,大概已不是太認識我這個姑婆,空有一個墓園,有什麼意義呢?

何況,身體所在之處,並不代表靈魂的所在之處。靈魂早已遨遊去了,空留墓園又為什麼呢?

就以我的骨灰種一棵我所愛的櫻花樹,象徵我的生命孕育出另一生命,或是將我的骨灰揮撒在海面上,隨著風帶我飛向世界各地,象徵我的愛留在這裡。

這樣就好。

而告別式,就更不需要繁複。

公開的葬禮,對我也沒這必要。倒是想開放我的故居一星期,給一些認識我、不認識我的朋友來我的故居看看我的生活,看看我這個人生前是過著什麼風格的日子。如果,朋友來追悼,想帶走一樣我所收藏、所擁有的物品,就帶走吧!也許這樣比送一條毛巾、送一盒餐點更有意義。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9b1ba5154a107c12.jpg

我是一個有信仰的人,但從不是一個以信仰之名侵犯與剝奪他人自由自主之人。我可以說見證,也可以分享我的信仰,但我不是一個時時將神的名掛在嘴上,以神的名合理化自己言行,與推卸自己責任的人。

我信仰神,因為神是愛;我信仰神,因為神是道;我信仰神,因為神是憐憫與慈悲;我信仰神,因為神是光;我信仰神,因為神是萬物的創造者,一切由祂而來。

我信仰神,因為我想成為一個溫柔之人,承接人的哀傷。

我信仰神,因為我想成為一個有愛與接納之人,包容了人的軟弱。

我信仰神,因為我想成為一個不自誇也不自卑之人,領受神所創造的我。

我信仰神,因為我想成為一個使人和好和睦的人,浸沐在愛的撫慰中。

我信仰神,但信仰裡,沒有恐懼、沒有逼迫、沒有壓迫、沒有掠奪、沒有欺騙、沒有侵犯,也沒有自以為是。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曾經,遇到了幾個沈甸甸的生命,沈甸甸並非因豐收,而是負重。

已年過半百,甚至已近百歲,但生命滿滿、滿滿的委屈與傷痛。生命說著他無時無刻遭受無情的對待,忍受別人的惡意迫害,無論多麼委屈求全,無論如何的努力,卻總是無法得到別人的尊重,也沒有辦法停止別人的虐待。

我聽的驚悚。

驚悚,是因為衝擊。

衝擊這些生命有富裕的生活,有滿有成就的子孫,但不快樂與不幸福的感覺卻深深烙在心坎上,無法淡化。

生命說著漫長歲月故事,從幼年到成長每階段,每一個細節全是自己的缺乏與不足,每一個細節被記憶的片段全是自己的委曲求全,與他人的無情無義。

生命無論如何努力,都辦不到達成別人的要求。因為辦不到,所以怨。

我似乎看見自己前30年前生命的影子也在當中,若我繼續專注在誰弄痛了我,或者專注在缺口與壓迫,沒有改變任何看待事情、看待自己、看待人的眼光與角度,也未學會肯定自己、維護自己….我想,再一個30年之後,當我年過半百時,我的生命也將可能成為如此,沈甸甸的重量,沈到拖不動。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090326_lb2l0.jpg 

 

    你是否深刻的經歷過某人死去呢?你還記得那個經驗嗎?你還記得在死亡之前那人的面貌及言語嗎?

    除了我的奶奶、父親與爺爺之外,我所記得的死亡面容,是那些我曾關心過照顧過的臨終病人,我和他們談人生際遇,談家庭生活,談工作生涯,也和他們談死亡的威脅。

     有一陣子我很驚訝,怎麼這麼多不同的生命,來自於不同的社會階層,有著不同的人格特質,卻幾乎有一樣的遺憾和懊悔。

    純粹是因為個人面對生命結束與分離的軟弱和無助嗎?

    我可能一輩子都忘不了那一天的震撼。那一天,我安排了與三位病人晤談,第一位是五十幾歲的中年男子,因骨癌轉移而住進病房,是個貨車司機。第二位,三十幾歲的年輕爸爸,是做裝潢的。第三位則是八十歲的獨居老人。他們三個在不同房間,不同床位,彼此不認識,卻都在談話時對我說:「我是壞命人,才會得這種病,才會死。」

    我的感受與專業訓練都告訴我,他們正因面對巨大的死亡壓力與失落難以調適,企圖找尋為什麼自己會生病,為什麼生命會走到盡頭的解釋,無論多不合理,人們總會在生活發生巨變的情形下,尋找自己認同的意義,也是痛苦情緒的發洩出口。只是有些人偏向外在歸因,怨天尤人,有些人則偏向內在歸因,怪自己埋怨自己。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最新創作的兩隻襪子娃娃。一隻是平安娃娃,一隻是蜜蜂娃娃。

11月13日(六)一天,預計我會開小班的襪子娃娃工坊,只收七人。若有意願參加者請預留時間,並密切注意報名時間。費用包含材料費,應該會在800元之內。

DSC01329.JPG

DSC01330.JPG

DSC01334.JPG

DSC01335.JPG

DSC01337.JPG

 DSC01336.JPG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

   出生和死亡是人一生最模糊,讓人最難理解的兩段過程,出生時,我們沒有深刻記憶可以回想起我們如何穿越母親的產道,來到這世界。而死亡,即使我們有了記憶,清楚的知道自己如何離開這世界,卻沒有機會回頭告訴還活在世上的人,究竟是怎麼一段過程。出生和死亡成為人最為奧妙的經驗,也是最無法言說的經驗。

    但人在死亡那一刻來臨之前,仍是值得有意識的活著,如美國生死大師Kubler-Ross所言:「臨終病人仍有權利感受活著的任何感覺。」這一句話便是告訴我們,即使死亡臨到,也不意謂我們該放棄擁有生命的氣息,放棄去感受生命的任何感受:包括愛、需求與任何渴望。

    如果人有一段時間可以慢慢的面對自己的死亡,這表示這一個人可以有機會完善的安排自己人生的結局劇本。死亡雖然不會改變,但要如何的因應死亡,進而處理死亡帶來的改變,卻是人可以安排與決定的。

    為了能有好的死亡,也就是善終,人必須能為自己負起最後的責任,選擇與決定自己的生死大事;不只是生命的行動與思想,還有生活的責任,包括死亡所帶來的許多選擇與決定。而這樣的責任其實也是權利。

    一個臨終者有權利選擇與決定他所要接受的醫療方式,一個臨終者有權利選擇與決定他所需要的照顧,並有權利選擇與決定離世時是安詳與平靜的。一個臨終者亦有權利以他自己的方式表達他所想表達的感受與情緒,有權利以自己的步伐調適面對死亡所造成的各種改變,也有權利瞭解自己在邁向死亡所要歷經的過程,然後,有權利要求,死後的身體能維持有尊嚴的對待與安排。這包括不需忍受疼痛,有權利不被施予不必要的急救措施,並能撤離延長折磨的醫療設備。而這些決定,都必須是在臨終者意識清楚的情況下預立下來,和身邊的親人做好溝通,為自己爭取應得的最高尊重。

    雖然死亡過後是不可知的未來,但能將此生盡善處理,不帶有遺憾,並確信靈魂歸向何處,相信愛的力量牽引,都將幫助人以信心、勇氣、愛跨越死亡。

    死亡,本身並不具有傷害性,它只是靈魂離開身體的限制,朝向最終歸處的一個關卡,真正讓死亡成為傷害,乃是因為人從不意識死亡的存在,刻意的迴避,或是無意識於它的存在,讓生活過得庸碌與無知,以為生命是無期限的,以致活著卻未能好好的活著,有意識的活著;以致活著時候,未能好好的為自己的生活盡最大的努力,未能把握時間完成自己期盼過的生活;以致未能珍惜身邊所享有的親情、愛情、友情與各樣的資源;以致當死亡臨到時,我們才發現原來所有的一切都有消逝的一天,在世時,我們可能錯過許多事,錯過許多值得珍惜的人,也錯過那些真正值得我們去嘗試的經驗。

    因為有太多人對死亡一籌莫展,無所預備,使得死亡的發生造成許多傷害,來不及向一切道別,來不及表明自己所願意的醫療對待方式,來不及向親人朋友表達此生的感謝與抱歉。並且讓活著的人經歷了意外的分離,與目睹具有創傷的死亡過程,使得後世的人不僅未學習到死亡帶給生命的最後一課,甚至恐懼探討思考關於自己的死亡與自己的生命意義。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時時刻刻提到不友善的社會,現在還專篇來談不友善的社會,恐怕有人會想:社會有這麼不友善嗎?我們社會不是一個很有愛心的社會嗎?不是一直樂於助人嗎?捐款數字就相當驚人呀?

    在我的定義裡,不理解、不尊重、不給予一些人合理的生活空間需求,就是不友善。沒有理解、沒有尊重的給予,並不能算友善,只能算是施捨,算是可憐他們。施捨與可憐都是有條件的,有價值態度的,並不是一個常態的尊重與理解,當然給予的空間與協助就會忽有忽無,像天氣一樣的陰晴不定。

    社會的不理解所造成的心靈傷害,常讓我覺得嘆為觀止,也體會到同理心的付出是困難的,像是:

    「你都有了保險金,有錢了,還難過什麼?」一位媽媽這樣安慰失去丈夫的女兒。

    「太太沒了,再找一個不就好了!」一位哥哥這樣安慰失去妻子的弟弟。

    「誰不難過?但難過能當飯吃嗎?」一位兒子這樣安慰失去丈夫的媽媽。

    「小孩沒了,代表沒人來向你們討債。」一位友人這樣安慰失去孩子的父母親。

    有些人會認為自己是出於好意與關心講的安慰話。正因如此,許多人仗著自己是出於好意而大放厥詞,絲毫不顧慮喪親者的感受與心情,好似他是出於好意與關心,別人就沒有理由不高興與不接受。我們要特別留心的是,沒有人有權力拿著自己的好意與關心去侵犯另一個人的生命,甚至糟蹋另一個人的尊嚴、漠視另一個人的感覺。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