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中與失落共處

~如何陪伴孩子歷經喪親之痛

       孩子的世界是歡笑的,孩子的世界是充滿遊戲的,孩子的世界是無憂的。但如果,孩子的世界,出現了死亡,出現了破壞,出現了失去,出現了痛苦與悲傷,孩子的世界怎麼可能會無傷?

    許多喪偶或喪親的大人都曾如此告訴我:「我的孩子他沒有什麼影響,還是照常打球、愛玩遊戲,而且看起來都沒有難過,對他應該沒影響。」這樣的說法,已顯示孩子的悲傷多麼容易被忽略與曲解。而之所以造成忽略的情況發生,在於大人對於「悲傷」應該是什麼表現,已經有了既定的看法與評斷。

    沒有人會在失去重要親密他人後「沒有感覺」。悲傷,是種因重要關係有所失落的自然反應,自然的感覺,就像我們送行、送機、道離別,都會有些失落感,只是輕重強弱之別,而死亡,堪稱是最重的失落。

    如果,有人失去重要親人卻看起來「沒有感覺」,我們反倒需要好好的關注「沒有感覺」的因素。許多人之所以「沒有感覺」不是因為他們無傷或無所謂,而是在於「不能悲傷」與「不能有感覺」,因為當有悲傷、難過、無助、害怕感覺時,在環境中很容易得到一種沒有能力、無能的評價,甚至敏感點,還會感受到被歧視與被視為異類的眼光。

    失落後的悲傷狀態可說是人最脆弱的時刻,那一刻,強大的武裝與防衛可能像是一戳即破的氣球,讓人瞬間感受到內在的虛空與脆弱。因此,如果沒有夠安全的環境、沒有夠安心坦露的對象、沒有可以接納悲傷的空間,那麼,坦承打開自己的脆弱只是造成更大的傷害,與更不堪的經驗。這時,寧可選擇不打開自己,不表露自己的脆弱與情感。

    這樣的狀況不是只發生在孩子身上,如果大人因為不想讓自己經歷悲傷,而將悲傷阻隔於自己之外,那一刻,他讓自己必須夠強更堅硬,才能承擔因死亡所造成的諸多改變與打擊時,那麼,愛的力量是薄弱與遠離的,因為愛本身是溫柔的力量,愛本身是撫慰,愛本身是包容與接納。強硬抵擋外在衝力與外在要求的人,是難有愛的治癒力量。

     但弔詭的是,只有愛,能治癒悲傷;只有能愛的人,才能承受悲傷的痛苦;托爾斯泰如此說過。若只強調「堅強」、「解決問題」、「要有能力」的態度處理悲傷,那麼,終究無法治癒悲傷。甚至,連悲傷都看不見。

    而孩子表達悲傷還有另一方面的困難是,辭彙的不足與還不夠能掌握自己的內在所發生的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遭逢悲傷經驗時,要以「說與談」來做為表達的管道,有其困難。一般來說,可以透過觀察孩子的行為,或是孩子畫的圖畫,與玩遊戲時所展現出的反應來做為了解孩子的管道。

    有些孩子會將失去親人的經驗表達在畫中,有些孩子會開始喜歡玩搶救生命的遊戲,有些孩子會出現特別害怕大人不在身邊的情況,有些孩子開始頻繁作惡夢,這些情況中,孩子都不會直接表達出失去親人的悲傷,但個體生命中,其實已可瞧見失落悲傷的影子。

    如果,想以愛來陪伴孩子經驗悲傷,與失落共處,其實大人需要調整的觀念與態度是繁多的。但簡易來說,有幾個具體可實踐的方式提供給願意陪伴孩子歷經失落的大人:

  1. 盡量不以言語告誡或教育孩子該當如何,例如不去強調「你要長大、要懂事、要聽話」的要求,而是多以身體的碰觸來讓孩子感受支持,例如擁抱、牽手、摸摸頭來表達撫慰與心疼。愛,常常來自於擁抱時刻的同在同受感。
  2.  可以詢問孩子想以甚麼樣的方式想念逝去的親人,陪伴孩子可以選擇,並尊重孩子的需要。如果孩子希望某一些時間點,可以看照片、唱歌、畫一張畫,或是哭一下來表達想念的心情,大人可以陪伴與成為參與者,讓孩子感受到他可以為自己的悲傷做點什麼。
  3. 當孩子的世界歷經動盪與不安時,會很害怕孩在他身邊的親人會再消失,因此,會希望常常獲得安全與愛的保證,此時的孩子可能會不斷詢問活著的大人愛他嗎?或是很擔心的說:媽媽/爸爸你會一直在我身邊嗎?或是不願意和親人短暫分離。有時,也會開始詢問死亡的議題。此時都顯示孩子經歷到他不熟悉的生活經驗,對生活開始感到未知與害怕。大人需要耐心、細心、用心的給予孩子保證,告訴他不會無緣無故被丟棄,也不會因為有親人過世而不再被愛,更不是因為他不好不乖才使這一切發生。

     最後,提醒大人,死亡的概念是抽象的概念,到了十一歲過後,孩子的思考能力才能做抽象事物的理解,並且開始懂得思考生命與死亡的意義。因此對於小小孩與青春期小孩,就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原則上,小小孩的失落悲傷需要提供足夠的安全保證與愛的撫慰,使他們的情緒在大人的協助下獲得調適與平衡。但青春期的孩子便需要開始透過聆聽好好的理解他們心裡世界所經歷到的情緒與衝擊是什麼,提供適時與適當的澄清與說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