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750067325b.jpg

http://www.booklife.com.tw/asp/showbook_cart.asp?bookid=P0700093

 

絢慧為本書寫的推薦序

 

從「罪行」,認識與面對真實的人性 

 

蘇絢慧

(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像我一樣疑惑,當我初拿到書稿時,我在想:「一個諮商心理師能對一本專業律師所寫的故事有什麼樣的共鳴與回應?」

    當我看完本書之後,我瞭解到,這是一本談人性的書。而任何的助人專業其實都是為人而存在,並且試著洞悉人性,也試著照顧與關懷人的生活與生命。

    因著人性,這本書所敘說的故事,就不只是某地區的人才會發生的生命情節。因著人性,誰都有可能走向以罪行了結一切的地步。

    隨著我讀著一篇篇的故事,一種奇妙的感覺悄悄升起,席拉赫筆中的故事似乎穿越了時空、文化界線,彷彿就是那些在我諮商室曾經出現過的人們,他們都有著難以表達的無助與孤獨,還有,一些讓人心疼的生活遭遇與情節。不同的是,我仍奮力的和我諮商關係中的當事人努力的追尋解脫之道,而不是以「罪行」結束故事。

    在台灣,媒體往往只報導犯罪案件的外顯罪行,我們很難真的從片斷的報導中深入瞭解在罪行背後的生命經驗與故事。不是所有人的罪行都是出於惡意與泯滅人性,有些人的罪行是出於無奈,與太多難以表達的傷痛。他們難以逃脫他們受困的命運,被迫一步步的走向這樣的毀滅。

    這些毀滅,有許多的情非得已,令人能夠同理也產生憐憫之情。他們在牢不可破的痛苦與無助中,試著掙扎。但漫漫長路中,可能都沒有人明白他們所過的生活,也沒有人真的出現,伸出手解救他們內心所承受的痛苦。

    而這些失去希望,走進絕望的人,在某個所能承受的零界點犯下了無法挽回的罪行,至此,他們被歸類於惡人、犯罪之人。在往後歲月,他們成了社會制度摒棄的對象,只能繼續的失去社會的關注與在乎。他們成了社會所認定的邪惡者,繼續沈默的背負著有形與無形的責罰。

    其實,所有的罪行,都不是單純的「一個人的罪行」,這些罪行都有發展的歷史,也含有許多社會環境所造成的影響與涉入,有許多罪行是發生在某段關係中。而這些關係,總是含有許多長久無法適可而止的傷害。當無法好好處理衝突關係,無法建立正向關係與正向情感,某個時間點,都可能導致罪行的發生。有些傷害雖然不被法律判罪,也不指稱為罪行,但不意謂它並沒有嚴重的波及或威脅另一個人的生命安全與健康,它僅僅只是不被法律定義為罪,但所造成的影響與破壞,可能比一個被判斷為罪的行為更加巨大,更加困難修補。

    說到這裡,我不禁開始嘀咕:「審判與定罪,真的就可以維護人們期待的社會的正義、平等與秩序嗎?」還是,我們該花更多的資源與心力投注在人們的情意教育與品格塑造,而不總是當悲劇發生時,才花了許多時間與資源在分辨罪行與審判罪刑。

    當社會不再提供安全保障與希望時,當社會不再關切人們生活處境中不斷累積的壓力與虐待時,犯下罪行的可能是你,或是我。因此,閱讀這本書,可以好好的幫助我們面對與認識內心的黑暗面。希望透過這本書,我們都可以好好的檢視與察覺自己內心那些也可能醞釀成罪行的傷痛與壓力,為自己早一刻,做出一個放過自己,善待自己,也終止悲劇發生的決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